体育论文_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2)
二、体育产业实现程度评价
三、社会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四、学校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五、职业体育实现程度评价
六、体育国际化水平实现程度评价
七、体育科技实现程度评价
八、体育素养实现程度评价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提出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对策的依据
一、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实现程度水平(见第五章)
二、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第二节 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基本对策
一、加快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二、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三、加快社会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四、加快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五、加快职业体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六、加快体育国际化水平发展的基本对策
七、加快体育科技发展的基本对策
八、加快市民体育素养提高的基本途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文章摘要: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出现的对国际体育事务具有重要影响的一类城市。本研究将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界定为在国际体育事务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各项体育事业比较发达且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和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本研究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丰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一般理论,是对目前有关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相关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是对城市体育理论研究的完善与创新;其次可以为北京市制定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及政策提供依据和理论支撑。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界定了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概念及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对影响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在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建立了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建设国家体育中心城市的现状进行了评价。针对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加快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实证研究部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文章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构建出由八个一级指标、二十九个二级指标和六十九个三级指标所组成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制定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评价标准,我们计算出目前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实现程度为80.51%。由此可以看出,北京距离“具有明显迹象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素养等四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分别达到了87.97%、87.84%、88.71%、93.18%,均超过了85%,但是其余四个指标实现程度较低,除体育科技达到80.97%,体育产业、职业体育、体育国际化水平、实现程度均低于80%,距离“具有明显迹象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分析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目标和加快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的对策。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G80
文章来源:《福建体育科技》 网址: http://www.fjtykjzz.cn/qikandaodu/2022/0210/391.html